• 新文科背景下宏观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究

    邵帅;崔兴华;唐茂钢;

    随着新文科背景下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模式也亟需与时俱进。以宏观经济学课程为例,首先从国家政策的内在要求、社会需求的根本动力和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三个方面分析了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其次,系统分析了传统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包括缺乏思政引领、教学理论脱离中国实际以及课堂授课存在以教代学等。最后,从有效融入思政、加快理论创新、深化专业改革和实施课堂革命四个方面构建了新文科背景下宏观经济学“四位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也为新文科背景下经济学课程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对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经济学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025年02期 v.40;No.214 1-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面向可持续的高校气候金融人才培养研究

    任晓航;章子琪;姬强;

    在全球气候危机与绿色转型浪潮交织的大背景下,中国“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深化对气候金融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气候金融作为连接金融资源与低碳转型的关键载体,其发展高度依赖于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持续供给。然而,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设计、学科融合、实践教学、教材开发等方面仍存在结构性滞后,难以满足行业快速演进的复合能力需求。为此,应以气候金融人才培养为核心,从需求侧系统梳理其培养必要性与专业能力的要求结构,再从高校供给侧出发提出推动跨学科融合、强化实务导向、搭建产学研平台、优化师资体系、建立动态反馈机制的五项应对路径,探索构建面向可持续的高校气候金融人才培养体系。未来,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能力成长为核心、以行业深度参与为支撑,推动教育供给模式系统革新,助力绿色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期 v.40;No.214 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处理收费制度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周志方;张睿璇;曹婉婷;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在经济繁荣增长的背后,是工业化副产品的大量排放,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缓解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带来的双重压力,以及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行垃圾分类迫在眉睫。然而,目前我国居民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收费制度仍存在收费标准不合理和收费管理体制不完善两大核心难题。基于此,围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费制度的构建及相关指标的设计,借助两部定价法和边际成本分析法,构筑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费模型,并以长沙市为例探究湖南省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收费制度中的核算管理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湖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处理收费制度。

    2025年02期 v.40;No.214 16-2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事会断裂带与审计师选择

    吴先聪;杨皓雪;陈萌;

    《公司法》规定董事会有权选择会计师事务所。而董事会断裂带的存在一方面可能增加董事会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削弱董事会的监督意愿和监督能力,促使公司选择低质量的审计师;另一方面,董事会断裂带对“裙带关系”的抑制作用可能会提高董事会的监督能力,使得公司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以2008—2023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上市公司董事会断裂带如何影响审计师选择以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断裂带的存在限制了上市公司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股权制衡机制通过绑定管理层与股东利益,能够显著降低董事会断裂带对上市公司选择高质量审计师的抑制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上市公司中董事会断裂带的存在使其更可能选择低质量的审计师。因此,上市公司应优化董事会成员结构,降低断裂带强度与距离,并通过多元化激励机制促进公司选聘高质量审计师。

    2025年02期 v.40;No.214 2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企业ESG表现与审计定价——基于审计努力和审计风险的机制检验

    韩忠雪;朱晨薇;

    近年来,我国企业ESG表现的理论和实践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对于审计层面的研究还有待相应的理论支持和实证检验。根据费用折价和风险补偿理论,以2010-2022年沪深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企业ESG表现与审计定价之间的理论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ESG表现显著降低了审计定价费用,并通过减少审计努力和降低审计风险得以实现,尤其当存在分析师关注度高、审计压力大、审计师行业专长高、企业内部控制完善、企业规模大和企业属于重污染行业的情况时,费用折价和风险补偿的效应就越显著,企业ESG表现对审计定价的负向影响就越明显。该研究结果丰富了ESG表现的经济后果和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的研究,为ESG相关政策的完善和推行提供了经验借鉴。

    2025年02期 v.40;No.214 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政府财会监督与企业破产风险——基于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的证据

    陈志芳;陈哲;

    中国特色的财会监督体系在监督资源合理、监督结果有效、防范市场风险、促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以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结果作为准自然实验基础,选取2010—2019年我国非金融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财会监督如何影响企业破产风险。研究发现,企业接受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后,企业的破产风险得到了显著缓解,对于民营企业、西部地区与非高新技术企业的缓解作用更加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政府财会监督会影响ESG表现、S(Social)、G(Governance),从而影响企业违约及违约风险。本文的研究为有效减少企业破产风险提供了借鉴,也为完善政府会计信息随机检查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2025年02期 v.40;No.214 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委托运营模式下关联交易定价优化研究——以B高铁公司为例

    孙舰波;金友良;陈婕;

    委托运营模式是高铁行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效运营的关键举措,科学合理的关联交易定价有助于委托与受托双方实现共赢。鉴于此,以B高铁公司为研究对象,依据委托运营模式下的关联交易定价机理,剖析B高铁公司关联交易主体复杂、旅客票价潜能释放不充分、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进而从票款分配模式、关联交易浮动定价、费用管控等方面设计关联交易定价的优化方案。本研究旨在为高铁运输企业整合优质资源,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2025年02期 v.40;No.214 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数智化转型背景下中南建设公司资金内部控制有效性提升研究

    符颖;刘文丽;刘哲;

    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经济活动的背景下,数智化转型重构了会计监督的底层逻辑。2024年新修订的《会计法》以第25条强化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为突破口,构建了“技术驱动-制度响应-监督升级”的闭环体系。国有企业对资金内部控制认知不足,管理效率低下,亟须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绩效。以提升公司资金内部控制有效性为目的,深入剖析样本单位资金内部控制问题,探索内部控制建设与会计监督的融合路径。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了“银行账户全周期管理-业财协同资金管控-强化资金效益管理”的三维立体管理架构,以规范资金内部控制流程,助力国有企业资金内部控制与财会监督有机融合。研究表明,通过该架构的有效运行,可以保障资金资产安全,实现资金管理的价值创造,助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02期 v.40;No.214 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